讓家庭理財變得更簡單

我們協助台灣家庭建立實際可行的預算管理系統。不談複雜投資理論,只教你掌握每一筆支出,看清收入流向,讓錢真正用在該用的地方。

了解課程內容

學員實際改善的三個面向

2024年底到2025年初,我們追蹤了參與家庭的改變。這些不是保證的結果,但確實發生在認真執行預算規劃的家庭身上。

支出透明度提升

平均在課程後三個月內,家庭能清楚掌握85%以上的支出項目。不再有「錢不知道花去哪」的困惑,每筆消費都能追溯來源。

儲蓄習慣建立

學會先分配固定比例存款,剩下的才規劃生活支出。大約六成家庭在第四個月開始看到儲蓄金額穩定增長,不必犧牲生活品質。

財務壓力減輕

知道錢的流向後,意外支出不再造成恐慌。有家庭反映,建立緊急預備金後,面對突發狀況時心理壓力明顯降低。

我們教的不是理財技巧,是生活習慣

很多人以為理財就是投資賺錢,但我們認為先學會管好手上的錢更重要。課程重點放在日常消費記錄、分類整理、找出浪費環節,然後調整支出結構。

2025年的課程設計更貼近台灣家庭實際情況。我們會討論水電瓦斯怎麼省、菜市場和超市採購差異、小孩補習費如何安排、保險要保到什麼程度。這些都是真實生活場景。

有位學員說過:「以前總覺得月底缺錢是收入不夠,現在才發現是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。」這就是我們想解決的問題。

我們不會告訴你投資哪支股票會賺錢,也不保證參加課程後收入會增加。但如果你願意花時間記錄和檢討,通常能找到可以調整的空間。

家庭理財規劃實務場景

四個階段的學習路徑

2025年9月開始的課程,會帶你經歷這四個步驟。每個階段大約一個月,總共四個月完成基礎建立。

1

記錄現況

先不急著改變,花一個月把所有收支記錄下來。包括現金、信用卡、行動支付,全部整理清楚。這階段最重要的是養成記帳習慣,不用擔心記得不完美。

2

分析支出

把記錄的資料分類,找出固定支出、變動支出、可省略支出。你會發現有些消費是習慣性的,有些是真正需要的。這個階段要誠實面對自己的消費模式。

3

設定預算

根據分析結果,設定各項支出的合理上限。不是一味降低所有開銷,而是把錢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。這時候也要規劃儲蓄比例和緊急預備金。

4

執行調整

按照預算生活,每週檢視執行狀況。遇到預算不夠或太寬鬆的地方,就調整下個月的分配。這階段需要持續練習,大概三到六個月後會變成自然反應。

課程中會接觸的實際內容

這些照片記錄了過去課堂的真實情況。我們使用實際案例討論,學員會分享自己的困難,然後一起找解決方法。

預算規劃實務討論
家庭財務檢視流程
支出分類整理方法
儲蓄計畫制定過程
學員陳小姐分享理財經驗
剛開始記帳時覺得好麻煩,每天都要花十幾分鍾整理收據。但兩個月後發現我們家每個月光外食就花了一萬五,這數字讓我嚇一跳。現在我們調整成一週外食兩次,省下的錢拿去存小孩的教育基金。重點是我現在知道錢花去哪,不會再月底看到存款簿傻眼。

陳雅琪

2024年11月課程學員,新北市三重區

2025年9月新班次開始報名

如果你想好好整理家裡的財務狀況,可以考慮參加我們的課程。四個月的時間,學會建立適合自己家庭的預算系統。名額有限,預計六月底前會額滿。